黃宗堅/文
我們是一群諮商心理工作者,希望透過沙遊、童話、夢或表達式藝術治療,來貼近榮格理論,甚至是還原榮格心理分析的本質。
誠如榮格所說,自性化 (individuation) 歷程並非是追求完美,而是重新找回完整 (whole) 的自己;與其說榮格心理分析是一套技巧,不如說它是自我成長中不同人格間的交互辯證。
因此,在充滿東方哲學底蘊的榮格心理分析,常透過隱喻觸及個人生命經驗,進而形成自我與生命故事的交織及解構。
而沙遊、童話或夢的創作與運用,讓我們不僅可以在観苦與離苦中進行所謂的交互對話,同時也能學習與體會如何運用象徵隱喻所產生的投射、敘說和詮釋,來獲致一種嶄新的自我或人我之間的理解。
於是,隱喻在榮格心理分析的開展中,其實相當具有療癒、賦權及重構的深刻意涵。
我們將透過隱喻進入常民文化象徵,探索集體無意識;在敘說中重構生命故事,揭開內在原型與自性改變的力量,讓生命開展出另一番可能出路。
歡迎一般社會人士或助人工作者一起來冒險、探索及傾聽靈魂的聲音。
團隊成員

黃宗堅
一個平凡的助人工作者,目前任教於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。在天馬行空、跌跌撞撞中尋覓所謂生命意義的藍圖。回首花開花落,再度向前仰望時,慢慢發現無論是悲是喜、是晴是雨,人生盡是無限好風景!
『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』,則是未來心中最深切的期盼。
–

海苔熊(程威銓),心理學作家
『在多次受傷之後,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,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,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。』
程威銓(海苔熊) 台大心研所畢,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,筆名海苔熊,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。目前為女人迷、姊妹淘、泛科學、Herbuty 、鍵盤大檸檬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,著有《在怦然之後》、《暖傷心》、《對愛,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:學會愛自己,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》、《因為有黑暗,我們才能在彼此生命裏靠岸》。
–

趙書賢諮商心理師
經歷:台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理事、女人迷專欄作家、(現任)文藻外語大學諮商與輔導中心心理師。
專長:榮格取向釋夢工作/科普寫作、華人家庭議題、親密關係/情感議題、同志/多元性別議題。

吳祐政 (A.K.A.伊編> <)
英文名是伊恩。目前就讀於彰師大諮商輔導所碩士班,是榮格.沙遊.夢:創傷與療癒研究發展中心的小編。正在朝著成為諮商心理師和有足夠時間睡覺努力中,也有在方格子上進行創作,
「我相信愛是能乘載一切的船舶,期許自己持續成長,直到撐起船篙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