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法飛行的魔女,是否能逃離統治者的追捕?
面臨密室的無數道抉擇……
門,是通往下一場冒險的隱喻。
撰文/黃宗堅、周冠邑
【一童作夢】童話分析、解夢系列文章
小琪是理工科系的學生,身為系上少數的女生,她優異的表現讓大家總說她「巾幗不讓鬚眉」。小琪一直以來都把成為自然科老師當作目標,直到最近接觸一些自我探索的課程,她忽然對「選擇未來的路」感到十分迷惘,也懷疑:這真是自己想要的嗎?
小琪從上大學後開始變得不那麼快樂,她說:「別人應該都會很驚訝,因為我平常看起來那麼開朗與活潑。但我真的不快樂,因為沒有人真正認識我,他們不懂我的感覺。」說這句話的同時,小琪露出了一抹無奈的笑容,背後似乎藏著深深的哀傷。
小琪的夢:
夢裡不是現實生活的場景,在那個世界裡有兩種人:魔法師與一般人;主要的角色共有五個:我、一個年長的女性、一個中年男人、兩個小孩(一男一女,大概是幼稚園)。我們都是可以騎著掃帚飛的魔法師,而掌權者是那身穿黑衣的男人,他是這個世界的統治者。
當我在空中飛行時,那位年長女性交代:「我們不能被發現,因為統治者不喜歡女人和小孩成為魔法師。」統治者似乎想測試我們,要求我們跟他比賽划船。誰先到終點就贏了,然而我們不能飛,只許划小船,且輸了會被抓。我卻飛到終點還被統治者發現,他開始派人來追我;這個夢我好像做過。等到第二次飛行時我有些飛不穩,那位年長女性用身體撐住我,協助我飛抵一道拱門,在那裡我可以練習怎麼飛。
然後,我飛到了一個密閉、有很多道門的空間,飛進來後必須從另一個門出去,壞人在後面追我。在第一次夢境裡我知道可以飛過去,所以我仍打開門,但後來我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。每個房間有不同風格和擺設,可能有一道門、兩道門或是三道門,我不能選到鎖著的門,所以很害怕選錯,但每次都選到對的。
後來我飛到現在的宿舍,眼前有兩道門。我知道一道通往房間,另一道通往陽台,我選擇通往外面。壞人追來了,我只好縱身跳下,因為飛不太起來,直直往下墜落,掉下去的過程很熱,我幾乎要放棄,但就在落地之前我化成狀似火焰的紅色亮光。
在夢境中的魔法世界宛如電影情節,究竟和小琪的困境有什麼關係呢?
魔法世界的象徵
你一定覺得很有趣,夢境中的世界分為兩種人,一種是會魔法的魔法師,另一種是像《哈利波特》裡面的麻瓜一樣的普通人。小琪告訴我:「魔法是與生俱來的能力。」意味著這種能力是「天賦」,而有些人能善用它,有些人則否。
我好奇地請小琪描述對那位中年統治者給她的感覺,她說:「他很狡猾,表面上的建議看似對我們有利,實則是對他有利,我就想:『憑什麼你說了算?』我也不喜歡『女性和小孩不能有魔法』這件事,讀女校的經驗讓我相信女人也可以做很多事情,不應該受限於性別,不能因為我看起來很弱就欺負我。」
聽到這裡我突然靈光一閃,小琪的內外在世界不正是如此?在男性居多的理工科系,她不僅得面對社會對於女性成為理工專業人員的懷疑,也同時對自我感到質疑:「我真的喜歡讀理工嗎?要成為一位自然老師嗎?或者它只是一張安全牌呢?」這種社會刻板印象很容易不知不覺被內化成為心裡的聲音,並以統治者形象在小琪的夢中出現,代表權威與限制。

違反禁令是自我追尋的開端
自我追尋的開始,通常以違抗的方式作為開端,像是違反禁令偷嚐善惡之果的亞當與夏娃,他們吃下善惡樹的果實後被逐出伊甸園,這個冒險的選擇改變了過去他們一成不變的生活,也意味著必須要違反禁令才能闖出一條路。
夢中小琪在競賽時違反規定,用飛行的方式抵達終點,正是一種「打破禁令」的隱喻,也因此為被追捕而開始踏上一趟冒險旅程,小琪所經歷的各種難關,和她的內在狀態有許多相似之處,這是一種自發性的動力,在夢者意識尚未察覺之前,已然悄悄地在夢中展開。
門的意義
夢境中另一個鮮明的片段,就是被追趕的小琪必須不斷「選擇正確的門」,而且非常害怕選到被鎖著的門。我問小琪:「這個不斷需要選擇又害怕選錯的感覺,有讓妳想到什麼嗎?」小琪愣了一下才說:「我在夢裡很害怕碰到門把,但每次又會選對。這就像我每次抉擇時都會想多,擔心有不好的結果……比如最近在想是否要雙主修心理系,我一直以來都對心理和輔導有興趣,但又無法下定決心,我沒有把握。」
我慢慢能理解小琪內心的糾結,我說:「一直以來妳的成績都很優秀,正因為如此,妳的每個選擇都必須要『很正確、不能出錯』,就像妳知道成為自然老師是一個可預期的未來,可是妳真的喜歡這個選擇嗎?」這句話似乎擊中小琪心裡某個部分,她說:「對耶,我從來只想著這個決定好不好,卻從來沒問過自己快不快樂?」
門,是一個通往下一站的隱喻,小琪在過去的經驗中總是選擇可以打開的門,因為那裡有她能夠掌握的事物,但當她通往安全的選擇,所要付出的代價是:「安全的選項不一定真實」,這裡的「真實」指的是小琪或許會犧牲自己真正的感受;透過夢境,小琪似乎聽見內在還有一個聲音,告訴自己:「妳其實可以有不同的選擇。」

浴火重生,找回飛行的魔法
無法飛行的魔女是一個很特別的隱喻。以魔法飛行代表著運用天賦或擅長的特質,但夢中原本會飛的小琪卻突然飛不起來,表示她原本可以發揮得很好的能力無法展現,其中挫折自是不可言喻;生涯的抉擇讓她卡住了,天賦因為環境限制而動彈不得。
除了典型理工科的邏輯理性之外,小琪其實還有細膩溫柔的一面。正如她形容夢裡那位年長女性:「很親切,是我夢裡唯一可以相信的人,她給我安全和溫柔的感覺,尤其是在我跟她說我飛不起來,她用整個人的力量將我撐起來時。」這似乎是小琪長久以來,在理性、問題解決導向的理工科系被忽略和壓抑的特質,以及在系上經常感到孤單的原因,她失去與人連結的能力了。
年長女性在夢中是一個協助者,亦是小琪的內在智慧指引。她溫柔地撐起小琪,告訴她如果要找回飛行的力量,需要重新看見自己,看見自己不需要總是完美,也看見自己需要被自身溫柔以待。
夢的最後,小琪墜落燃燒成一道紅光,我問小琪化成紅光的感覺,結果令我意外,她說:「原本飛不好又很重,感覺一直在承擔甚麼,最後化成光反而讓我感覺很輕,以為掉下去會很痛,但當下覺得好像沒有預期來得糟。」在夢中經過重重關卡的小琪,最後選擇了過去不曾開過的門,遂燃燒化成紅光。這樣的結局並非是一場災難,反而帶來另一種重生的契機。
也許,我們的內心都曾住著一個小魔女,亟欲證明自己的魔力;卻因為外在種種的限制條件,讓我們感到迷惘與害怕而逐漸失去魔法。飛不起來的魔女,需要通過一連串的考驗才能在浴火中重生,找回自己原本的魔法。
討論完這個夢境幾個月後,我收到小琪的來信,她開心地告訴我,成功申請到心理系雙主修的好消息,也辦了一場很有意義的營隊活動。讀完信的我,看著窗外心想:「小琪內心的魔法少女應該又重新起飛了吧,在那片屬於她的藍天。」

*本文原載於《張老師月刊495期》「一童作夢」專欄,未經同意,禁止轉載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