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層一層的電梯,帶小林進入內心深處,看見自己渴望的形象,也看出情感融冰的可能。
撰文:黃宗堅、趙書賢
收錄於《童話與夢境的療癒力量:心理師陪伴你從逆境中長出復原力的 23 個故事》
正文開始
小林是個木訥的大男孩,斯文的他卻有不甘平凡的一面,雖然喜歡嘗試與眾不同,但也常擔心是否能被周遭的人們接納或理解。他在釋夢工作時提到,偶爾會夢見很類似的夢境及結局,特別是夢裡自己總會進入一層又一層的通道,甚至感受到生命被威脅⋯⋯
小林的夢

image by Luca Lorenzelli from Adobe Stock
第一層:我夢見和幾個人在房間裡看電視,大家輪流被帶出去,終於輪到我時,帶路的人領我走進一座電梯,之後帶路的人就不見了,只剩下我自己搭電梯下樓。
第二層:第一次電梯開門,眼前是一條走廊,走廊盡頭有一扇半掩的門,門裡色彩繽紛,有很多散落的娃娃。我靠近那扇門,有一位女生橫躺下來從門内看著我,我好像有跟她對話,然後我走回電梯裡。
第三層:電梯門第二次打開是一片如同北極的景致,遍布冰山、海洋,冰面上有許多企鵝,畫面很寬闊,我疑惑企鵝不是在南極嗎?看了一陣子後,電梯門又關了起來。
第四層:電梯繼續下樓,我來到一間黑白圖案相間的房間,裡面有一台電視和一張椅子,我在房間裡覺得頭暈,便走回電梯裡。
第五層:電梯門最後一次打開,眼前只有一個半人高的洞穴,我鑽了進去,我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就在另一端,但愈爬愈窄,便開始匍匐前進,最後我覺得自己被卡住,愈來愈難受,就醒了過來。
英雄之旅的啟程

image by Michael from Adobe Stock
小林夢中的意象讓人聯想起一部與夢息息相關的電影《全面啟動》,除了電梯的情節相當類似之外,透過電梯經歷不同樓層,似乎也象徵造訪心靈深處的探索之旅。
在釋夢過程中,我們常對於「旅途與冒險」這類夢境十分感興趣,當故事裡的主人翁走上「英雄之旅」,通常包含了引領、啟程、遇險和重生等歷程,就像《全面啟動》的男主角柯柏,終究要走進原本畏懼或阻抗的內心,勇敢面對妻子自殺所產生的心魔,才能擺脫生命的空洞與虛耗,轉而成為更真實的自己。因此,也令人好奇,小林所要面對的心魔是什麼。
夢境中,小林是從一間充滿陌生人的房間開始,他回想那裡其實是一個接待處,所有人都有同一個目標:由引路人帶領前往目的地看某件重要的事物,夢中走過層層關卡後步入旅程的終點,似乎也暗示小林其實有一些需要去發掘、面對的重要議題。
與家人疏離,也與自己疏離

image by S… from Adobe Stock
在對話過程中,第一個浮現的主題是「家」,小林說一開始的房間除了是接待處,也給人客廳的感覺。在夢中,客廳裡的陌生人彼此都聊得很熱絡,唯獨小林沒和其他人互動,他覺得有點被孤立、缺少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這些感受與小林前來晤談的主題有些吻合,原來小林其實不缺朋友,人際相處沒什麼問題,但最近幾年卻三不五時會害怕面對人群,連他自己也不清楚原因。
在夢中,電視出現了兩次,除了第一層眾人一起看電視之外,第四層黑白色調房間裡也出現過,當我好奇詢問小林,電視讓他想到什麼,他立刻浮現在家吃晚餐的畫面。
在家中,祖母和爸爸是小林的壓力源,小林常與他們發生衝突,因此盡量避免接觸,但晚餐時間常被逼著得面對面吃飯,讓小林十分抗拒、排斥。他也發現第四層的空間令人頭暈目眩,甚至心生想逃離的感受,那其實跟家庭或他人給予的壓迫感十分相似。
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夢境除了揭示家庭與外在人際互動產生的壓力外,也暗示著小林對內在很多感受並不熟悉。從小在保守家庭中以獨子身分成長,面對家中逼婚的壓力,往往只能透過隱忍的方式因應,久而久之就變得沒有感覺,尤其當小林抗拒與周遭的人有所接觸時,也慢慢將自己的内心封進如冰層般的堡壘中。
苦苦找尋心中的女孩

image by Nejron Photo from Adobe Stock
夢中第二層的情緒感受,明顯和其他樓層不太一樣,在這裡他遇見一名女孩,女孩的房間裡有許多布娃娃擺設,穿著打扮很時髦、頭髮染成粉嫩顯眼的顏色。小林提到不論是房間或女孩給人的感覺,都是自己很喜歡的風格。
在最後一層爬進洞裡,爬到後來覺得自己無法動彈,甚至慢慢有被擠壓致死的恐懼,他跟我提到一個很類似的夢境,「在夢中我在找人,看見烤箱在冒煙,縫隙裡塞著幾根長頭髮,我打開烤箱卻空無一人,只知道裡面有東西,於是我爬進去一探究竟,卻被困在烤箱裡,烤箱愈來愈熱,覺得自己快要被烘烤致死。」聽完這兩個夢境的結尾,我好奇地問:「夢中的主角到底在苦苦追尋什麼?甚至不惜把自己困在烤箱裡,連死不足惜?」小林深吸了一口氣,慢慢地跟我說了一個祕密,原來他其實想當一名女生,他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外貌,想要變得更漂亮。夢中有著特殊髮色的女孩,與其說那是他曾經喜歡的女生,不如說是更像小林自己想要成為的樣貌。而烤箱將食材烘製成食物、穿過洞穴經歷重生等意象,也像是女性子宮生育過程的隱喻;小林在烤箱、洞穴裡努力找尋的,或許正是長久以來被自己藏在身體裡,還沒有真正出生的女性認同。
小林反映在兩個夢境裡的自我認同其實都有些悲觀,因為結尾他都困在其中。他說一直都覺得自己做不到想做的事情,特別是對變性的渴望。而這些祕密家人當然不知道,因為他們除了觀念保守,更是虔誠的基督徒,因此他對性別認同的出櫃不抱任何希望,跟家人之間情感的距離也就愈來愈疏遠了。
被錯置在北極的企鵝

image by Nick Dale Photo from Adobe Stock
原先有些卡關的第三層,在家庭壓力與自我認同等議題逐漸浮現之後,夢境正中央的冰層就格外引人注目。小林看見的極地景致,連結前文提到他逐漸遠離自己的內在感受,其實就像心中原先流動的情感,久而久之,已經化為堅硬的冰層,雖然可以提供某種程度的保護與武裝,卻漸漸失去溫暖的人味。
而企鵝的意象更發人深省,企鵝平常給人溫吞、可愛的感覺,牠們是水陸兩棲動物,在陸地上雖然行走緩慢,卻是最擅長游泳的鳥類。如果冰層可以理解為小林內在凝固、停止流動的情感層面,善於來回穿梭陸地(理性)與海洋(情緒)之間的企鵝,或許暗示著小林需要更重視自己內在的聲音,好讓理性與感性的内在能量能夠有所接觸與流動。
原本該在南極出現的企鵝卻被錯置在北極,以及能在海洋與陸地穿梭的跨界特質,似乎都暗示了小林「跨」越性別的内在認同。在釋夢工作的尾聲,小林忽然驚覺:「原來我比自己以為的更在意性別認同這件事」。這是第一次透過夢境,小林可以毫不掩飾地說出自己從未告人的祕密。
帶著遇見內在女孩的喜悅,以及理解企鵝所具備的珍貴特質,小林好像更能面對自己的内在,並且告人生命另一種新的可能。